[1] 支少敏,郝璐. 醒脑静注射液临床应用概况[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S1):32-34. [2] 李俊芳. 醒脑静注射液的药理分析研究[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48-49. [3] 徐继永,卜一珊.中药急救药醒脑静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 天津药学,2003,15(4):36-37,42. [4] 陈静,谢雁鸣,杨薇,等.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舒血宁注射液对肾功能影响的临床实效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8):3599-3605. [5] 谭婧,刘兴会,孙鑫.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疾病管理研究[J]. 协和医学志,2019,10(3):284-288. [6] 王海燕. 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316. [7] 柯振符.血清肌酐、胱抑素-C、尿素氮及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94-96. [8] 董景五.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966.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2015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648. [10] 贾萍萍,李扬.不平衡数据的关键因素筛选方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3):389-394. [11] 王蕾,刘赛可,夏利宇.SMOTE混合抽样对非平衡数据分类效果的影响分析[J].调研世界,2020(1):34-41. [12] 李晨,张杨,陈长生.Logistic回归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其注意事项[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3):358-360. [13] 戴逢伟,李敏,雷光远,等.16例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8):191-193. [14] 张洋,冀伟,周奥飞,等.雌激素调节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抑制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11):1601-1606. [15] 盛蕾,张兰坤,刘定华,等.脑卒中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690-3692. [16] 练伙林.脑出血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297-4298. [17] 吴兆苏,霍勇,王文,等.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1):1-30. [18] 赵靓,郭代红,朱曼,等.501例药源性肾损伤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5,12(10):627-631. [19] 张宗逸,王威,全赞荣,等.重症脑出血患者的肾功能障碍原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98,18(5):40. [20] 任倩影,金花,于永波,等.脑白质疏松患者肾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26(11):716-719. [21] 李会忠,巫宝恒.脑外伤后肾功能异常(附28例报告)[J].安徽医学,1987,8(5):32-33. [22] 刘玉栋,孟祥云,程涛,等.糖尿病肾病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J].西部中医药,2019,32(7):134-138. [23] 雷镜,杜勤.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若干相关生长因子[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9,30(2):74-78. [24] INA K,KITAMURA H,TATSUKAWA S,et al.Transformation of interstitial fibroblasts and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Medical Electron Microscopy,2002,35(2):87-95. [25] 廖锋,袁加斌,胡豇.骨折患者电解质紊乱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9,11(2):69-75. [26] 郑茜子,苏涛,王玉,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肾损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3):229-231. [27] 罗南辉,黄献章,侯晓平,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甘胆酸、β2-微球蛋白含量变化与肝肾功能损伤[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1):10-12. [28] 江腊梅,田月洁.盐酸氨溴索注射剂配伍禁忌的文献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1):672-674. [29] 黄秋明,唐燃原,袁永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与机制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18):48-49. [30] 李剑华,杨春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机制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12):47-48. [31] 亢珺,刘杰.静脉输注5%碳酸氢钠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41. [32]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2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335. [33] 张婷婷,尹安春,张端凤.地西泮注射液与多种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分析与思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27-28. [34] 王楠楠,冶洪,曹青文,等.地西泮的配伍禁忌文献概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6,22(1):42-43. [35] 杨琳莉.地西泮注射液与多种注射用液体的配伍禁忌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7):94. [36] 唐健,徐中菊.地西泮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34,136. [37] 余张宁,黄燕愉,刘玉珊.我院注射用奥拉西坦使用点评与分析[J].药品评价,2019,16(16):24-25. [38] 彭涛,王林.日本厚生省对依达拉奉发出警报[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30(2):126. [39] 郭庭杰,林默庵.呋塞米的少见不良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3):163-166. [40] 张朝贵,屈晓玲,张韫新.利多卡因致肾功能衰竭1例[J].西部医学,2006,18(1):42. [41] 谢伟山,姜椿法,胡怀龄,等.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的临床疗效[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9,24(3):255-257. [42] 刘永刚,张学勇.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9,32(6):157-158. |